吸尘器空气性能检测设备(如风量仪、负压计等)的检测数据,直接决定产品是否符合国标(如GB/T 1019-2021)要求,而定期校准是保障数据精准的核心环节,需遵循规范流程操作。
校准前准备是基础。首先需确认校准环境:温度控制在(23±5)℃,相对湿度≤85%,避免气流干扰(如远离通风口),防止环境因素影响传感器灵敏度。其次,准备标准器具,如经计量认证的标准风量装置、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且标准器具精度需高于被校准设备一个等级(如被校设备精度±2%,标准器具需达±1%),同时检查设备外观,确保连接管路无破损、接口无漏气。
核心校准步骤需分指标实施。针对风量检测模块,先将被校设备与标准风量装置串联,在5个不同风量点(覆盖设备量程的百分之20-100)分别测试,记录被校设备显示值与标准值的偏差,若偏差超允许范围(通常≤±2%),需通过设备校准菜单调整系数,直至连续3次测试偏差合格。对于负压检测模块,使用标准压力源向设备施压,从0Pa逐步升至满量程,每个压力点停留30秒,对比两者读数,若存在偏差,需校准压力传感器零点与量程,确保误差控制在±1%FS内。此外,密封性校准不可忽视,用密封塞堵住设备进气口,启动设备后观察负压变化,1分钟内负压下降值应≤5%初始值,否则需更换密封垫或检修气路。
校准后验证与记录同样关键。校准完成后,需选取2个中间量程点进行复测,确认数据稳定。同时,详细记录校准日期、环境参数、标准器具信息、校准前后数据及调整措施,形成校准报告,且校准周期建议为6个月,若设备频繁使用或处于恶劣环境,需缩短至3个月。
通过规范的校准流程,可有效避免因吸尘器空气性能检测设备漂移导致的检测误差,确保吸尘器风量、负压等性能指标检测数据真实可靠,为产品质量管控提供准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