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灼热丝
灼热丝是用外径为4.00 mm士0.07mm(弯曲前)的镍/铬(>77%Ni/20士1%Cr)丝制成的。灼热
丝环的尺寸如图1所示。
一个新的灼热丝在应用于试验之前应在至少120A的电流中退火至少10h。总的退火时间可以
是累计的。为了避免损坏热电偶,退火期间不应安装热电偶。在退火的最后,热电偶微孔的深度需要
确认。
注1:在处于循环电流的起初几个小时里,没有经历过退火处理的新灼热丝的温度逐渐下降,一段时间之后温度达
到平衡。
试验装置的设计应使灼热丝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且使用过程中灼热丝应对试样施加0.95N士
0.10N的力。当灼热丝或试样在水平方向相对移动时应保持此压力值。灼热丝的顶端进入并穿透试样
的深度应限制在7.0 mm±0.5 mm 内。
试验装置的设计应使从试样上落下的燃烧或灼热颗粒能够无阻碍地滴落在4.4中描述的铺底
层上。
试验装置的两个典型示例如图3a)和图3b)所示。
注2:图3b)所示的装置对重的或形状不规则的试样进行试验时会很有用。
灼热丝顶端被平稳地带至接触试样并维持30s士1s。合适的接近和撤离速度约为10mm/s~
25mm/s。然而,在接触时,为避免冲击力超过1.05 N,接近的速率应在接触时减至接近0。在材料熔融
脱离灼热丝时,灼热丝不应与试样保持接触。施加时间到了之后,将灼热丝和试样慢慢分开,避免试样
进一步受热,也避免受任何空气流动而影响试验的结果。灼热丝顶端进入并穿透试样的深度应限制在
7mm±0.5mm以内。